关灯
护眼
字体:

“非法集资人”——阴5月7日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贪图利息高,可是最近在维权群里听到了很多很多……

    我开始明白过来,原来《安徒生童话乐园》是**扶持的项目,先生是个老党员,并不是在盲目的投资呀!

    可是,目前明明《安徒生童话乐园》运营正常,为什么不履行合同的条款呢?即使投资人去世了,也熟视无睹。

    这究竟是怎么了?这还是健全的法制社会吗?

    先生走了,但微信还在,我跟着大家扫二维码进了维权群。

    我默默地关注着群内动态,二百多人,一片埋怨声。

    群内建立了核心组,要求大家自愿每人出一百元作为“车马费”。

    我觉得总不能让核心组成员出力又出钱吧!所以爽快的付了一百元。

    哪知晓,跳出一个刚进群的人,不仅收了别人交费的红包,还叫着“动动脑子,别轻信……”

    看了几天群内的交流,有点为核心人员担忧。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?这条维权的路并不平坦……

    我原本想放弃这三万元,但先生活着时对我说过,一定要想办法追回资金。

    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先生期盼的眼神,我知道那不仅仅是三万块钱,而是先生对**的一份信任。

    先生走时,双眼睁着不愿闭上。他不甘心呀!做了半辈子党政干部,明明是**扶持的项目,怎么可能出尔反尔呢?

    看着群内很多人去经侦大队、去法院……报案、立案……却收效甚微。

    我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应邀陪同去杨浦经侦报案,这位七十多岁头发花白的大姐?,双手哆嗦着,资料差点洒在地上……

    窗口的办案人员正襟危坐,不为所动,也许见多了麻木了,习以为常了。

    谁知,大姐的资料呈上去,却被告知,让他她去另一个经侦大队……

    最近我才有空仔细看先生留下的合同,明明写着,合同到期本金归还,尔后合同自然终止。

    可是,为什么对方迟迟不予兑现?为什么法人回答我是因为疫情的关系?

    我仔细看了,合同到期日是2019年2月,那时哪有疫情。

    2019年6月拿到的分期付款兑付公告,上面注明了是大病份额,直到我先生2020年7月去世,也没收到一分钱。

    在我的责问下,法人回答我,与业务员关系好的投资人已拿到了部分钱。言外之意,拿不到,是业务员的问题。

    我打电话问业务员,她一口否认有这回事。同时告诉我,有很多投资人的款项是从保单转向的。

    因为上层管理人员中,有原来在保险公司任职的人。

    业务员根据保险公司内部信息名单,依次电话里用高额利息引诱,并上门介绍《安徒生童话乐园》是**项目。

    听了业务员的解释后,我在先生留下的一堆资料中,果然发现了保险公司转出的清单。

    那些无辜的投保人,应该与我先生一样,是看了业务员上门带来的**项目介绍,才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投资决定。

    保单个人信息属于保险公司机密范畴,被人泄露而且进行商业活动,该不该追究法律责任?

    原保单投资人并不是主动上门要求与《安徒生童话乐园》签订合同,而是被有预谋地误导上了圈套。

    运用**项目的政策,来达到集资扩大经营范围的目标,本无可厚非。

    如果借**项目的光环,有意侵吞投资人资金,是否应受到法律制裁?

    这种不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经济利益,更破坏了**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。

    令人不解的是,一边是投资人在维权,一边是《安徒生童话乐园》在正常运营。

    我觉得,因保险公司个人信息泄密而导致成为《安徒生童话乐园》项目的投资人,他们应该是受害人。

    在与法人的沟通中,?我怎么感觉,对方是有意推诿呢?而且他主动说,可以去法院告他。

    我百思不得其解,明摆着是他违反了合同条款,怎么法律就制裁不了呢?

    但是,我还是很有信心。是因为市信访办那位律师的鼓励,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。

    我不仅要追回资金,更重要的是追回先生对**的那份信任。这样才能告慰为党工作了几十年,如今长眠在九泉之下的先生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