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 151 章(太子的馊主意。...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中秋过后, 各国的使臣陆续抵京。

    这些使臣都是为求粮食而来的,他们所求也不多,只想求些玉米和红薯种子回去,回国后自己种出粮食。

    听说这两种粮食不仅高产, 而且什么环境都能生长, 并不挑土地, 这才是他们看中的。

    朝堂上也为这事争论不休。

    很多大臣是同意给粮给种子的, 以昭示大禹天-朝上国的风度, 以振大禹之威。

    但拒绝的也不少,原因很好理解, 玉米和红薯的种子目前量太少了, 现在没有足够的种子扩大种植, 连他们这些朝中重臣都没办法一日三餐地吃红薯玉米, 百姓更是连颗玉米粒都见不到,哪里有多余的给外族?

    当然,也不可能给,最多是租借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皇上的态度亦是十分坚定。

    各国想要这两种作物的种子, 必须等三年后,等大禹的百姓解决温饱, 他们有多余的种子, 必定会租借给需要的周边各国。

    对此, 各国使臣也不在意。

    他们难道不知道玉米和红薯刚种出来, 种子不丰吗?当然知道,只是想第一时间抵达大禹, 然后和大禹的国君扯皮,以便得到一个承诺。

    例如将来大禹愿意租借作物种子时, 能第一个提供给他们,数量最好不限。

    各国使臣打的主意都差不多。

    他们远道而来,被安排在四夷馆住下。

    因为这次来的外国使臣人数过多,四夷馆竟然住不下,鸿胪寺卿没办法,只好将四夷馆附近的房子都征用,简单地布置一番,给外国使臣居住。

    来得早些的外国使臣还好,那些来得晚的,住的地方条件可没有四夷馆好。可有什么办法,他们总归不能搬出四夷馆住到外而,其一是大禹人可不允许外国使臣到处跑,威胁京城治安,其二是他们担心搬出去,大禹人不承认他们,有什么消息他们无法及时知道。

    于是一群人都挤在四夷馆,热闹哄哄的,每天都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外族语叽哩咕噜地说个不停。

    一直赖在京城的南诏使臣便没有这个烦扰。

    南诏的杨国舅的身体其实在今年春天时陆续好转,但可能是受了一场罪,他的身体也垮下来,看着弱不禁风,时不时要迎风咳嗽一声。

    五月初时,昭元帝终于召见南诏的使臣。

    南诏使臣恭敬地奉上南诏的国书,并将南诏王亲手所书的书信,以及南诏的赔偿呈给大禹皇帝过目。

    赔偿之类的,昭元帝让人收下了,并表示下不为例,否则大禹将采取强制的手段,对南诏出兵。

    南诏使臣想到镇守在西南的镇国军,被吓坏了,诺诺地应下。

    接见完他们后,昭元帝让人送他们出宫,并表示他们可以回南诏。

    哪知正准备启程离京,杨国舅再次病发,无法上路。嘉柔公主放心不下舅父,留下来照顾她,南诏使臣只能继续逗留在大禹的京城。

    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,南诏人这是想赖在京城不走。

    今年大禹的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,不说大禹改进的新型兵器图纸还未弄到手,就是那玻璃和香皂,南诏人也看得眼热,想弄到这两者的配方;更不用说玉米和红薯种子,那是必须要弄到手的啊。

    还走什么走?继续赖着呗。

    南诏人也庆幸杨国舅当机立断地“病了”,否则他们这一走,再来大禹,处境就就不一样。

    这些各国的使臣,都是奔着大禹的高产农作物种子来的,除了种子外,也被玉米和香皂这些东西迷住,什么都新鲜,什么都想要。

    总之,住在四夷馆这边的各国使臣都视对方为竞争者,彼此防备,就怕对方抢了自己的机会。

    嘉柔公主从外而回来,见到不少穿着不同服饰的各国使臣,样貌迥然不同,一眼便能看出外族的身份。

    她的神色未变,眸色却微微一黯。

    穿过一条长廊,嘉柔公主去了杨国舅歇息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舅舅,我觉得我们应该尽早行动。”嘉柔公主朝正在喝药的杨国舅道。

    杨国舅喝完药,将空碗交给一旁伺候的侍女,然后挥挥手,让侍女退下,正色看向嘉柔公主,问道:“你怎么突然提这事?”

    嘉柔公主叹道:“舅舅,四夷馆已经住不下了,出门都是各种各样的语言,吵得头疼。”

    以前四夷馆里只有南诏使臣,这地方随他们随便住,现下人一多,便觉得麻烦,也因人多嘴杂,她想做点什么都不方便。

    杨国舅道:“大禹的实力比我们想像中要强盛,好东西也不少,咱们不能心急,徐徐图之。”

    否则他为何装病赖着不走。

    “可是……”嘉柔公主烦闷地道,“大禹皇帝根本没有纳我进宫的意思,咱们能做什么?”

    在他们的计划中,大禹皇帝和姬昙之都是他们计划中的一员。

    只要嘉柔公主能被迎进宫里,成为大禹皇帝的后妃,凭她的姿色和手段,将大禹皇帝笼络住,便能给南诏图谋好处。

    姬昙之作为靖安公主的孩子,体内有一半的南诏血脉,也是他们的底牌。

    可时机未到,就连姬昙之那边他们都不好轻易去联系,以免被人察觉,废了姬昙之这枚棋子。目前只能在京城里蛰伏,能做的事不多,心里多少是失望的。

    杨国舅思索了下,对嘉柔公主道:“大禹皇帝显然对你没兴趣,既然如此,咱们就接触姬昙之,从姬昙之那里入手。”

    嘉柔公主神色一振,“舅舅,你打算怎么做?”

    杨国舅笑了下,“听说姬昙之年逾二十,却还未娶妻,连个未婚妻子都没定下。”

    这事嘉柔公主也知道,“镇国将军远在西南,他的元配妻子早逝,无人帮忙料理姬昙之的婚事。听说镇国将军府里如今当家的是二房,二房毕竟是隔房的叔婶,不好作主姬昙之的婚事,便拖到现在。”

    不管镇国将军的元配妻子是怎么回事――是否真有其人,他们都知道姬昙之不是镇国将军的亲子,镇国将军对他的婚事不上心,也是情有可缘。

    这么一想,姬昙之也挺可怜的,怨不得对亲生母亲靖安公主之死耿耿于怀。

    杨国舅笑道:“嘉柔,你的年纪也大了,是该考虑婚事了。”

    嘉柔公主不由一怔,明白舅舅的意思,她心里纠结起来。

&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