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章 少年游 1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去年相送,余杭门外,飞雪似杨花。

    今年春尽,杨花似雪,犹不见还家。

    宋·苏轼

    阳春三月的川南,桃红柳绿、烟雨潆潆之景色与江南风光一般无异,而当此季节的油菜花海则似乎是此地的一处奇景。

    有诗云:河有万弯多碧水,田无一垛不黄花。

    那似从遥远的天际而来、洋洋洒洒的一抹抹黄似乎漫不经心,却不可阻挡,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酒曲香,宛如川人一般,看似吵杂、喧闹、不修边幅,但热情、乐观、奔放,更有一股深入骨髓的执拗、倔强、坚韧,甚至坚韧到可以折断‘上帝之鞭’。

    一个月前发生在舒聚源酒坊的刀光剑影、惊心动魄早已被这里的人们遗忘,江阳城的人们依旧在酒香中吵杂,在花香中喧闹,依旧‘幺妹儿’、‘串串’、‘格老子龟儿子’个不停。但是舒贵的离去对于舒家人而言,却如同一道极深的伤痕,即使时间能够让它愈合,却永远都不会消逝。

    江阳城东门口一个寻常小巷,竹林掩映巷子最深处,一座院落,三间草堂。简单素雅,如世外桃源。

    这处院落正是舒承宗为青藤先生和俞二准备的住所,也是儿子窖生拜师学艺的所在。

    此刻,为父者和为师者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期待,但为人子和为人徒的窖生却似乎并不买账,一副漫不经心、心事重重的神情。

    舒承宗见儿子紧锁眉头,以为是肩伤未愈所致,问道:“窖生,肩膀还疼么?”

    窖生摇摇头,依旧眉头不展。

    舒承宗觉得纳闷:“既不是伤口疼痛,为何板着脸?”

    窖生抬头看了看舒承宗,又看了看青藤先生和俞二先生,细长的眼睛眨了又眨,大声说道:“禀父亲大人,儿不想分心杂学,一心只想勤奋读书,将来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,好报效朝廷,造福百姓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一听大怒,一改往日斯文模样:“放屁!你小子再敢胡说八道,老子打断你的狗腿!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呵呵笑道:“看来这普天之下做父亲的对儿子的爱惜可能会有种种不同,但做老子对儿子的蛮横却大同小异,舒大人平素这般儒雅,竟然也不能免俗?只是令郎志向高远,舒大人何以如此动怒呢?”

    舒承宗忙道:“舒某一时情急,青藤先生不要见怪,只是先生有所不知,这个龟儿……”

    一句‘龟儿子’刚一出口,便情知不妥硬生生地咽了回去,改口道:“这小子刚才纯粹是在胡诌!他读书很有些天分,几乎可称为过目不忘,因此由我亲自为其启蒙,四岁便开始读书习字,倒还算聪慧勤奋,不过长到六、七岁时便会偶有些古怪想法,也随手录下写成诗文,不过总算进展顺利,八岁便考中了乡试,成为禀生。当时我还颇为慰怀,心想纵不奢望此子能如杨文忠公和张太岳公那般十二岁中举,但想二十岁前中举却似乎不难,于是成为生员后先送至川南书院,不想未及一个月,便被退回,却原来平时先生所授经史子集及八股都从不用心,却对佛老之学颇感兴趣,无奈又辗转先后送至绵竹府的紫岩书院,成都府的潜溪书院,结果无一不是被退回。

    舒某无奈只能厚着脸皮托人把他送到江西九江五老峰下白鹿洞书院,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近三个月未被退回,当时我还料想或许是因为白鹿洞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,底蕴、氛围浓厚,窖生受此感染,或许就此会虚心向学,不想就在两位先生达到来之前几天,白鹿洞书院的山长明月先生亲笔来信让我去书院亲自将他带回。我去了之后才知道,原来这小子初到白鹿洞书院也和在其他书院无异,不过是觉得白鹿洞书院先生所讲授的较为新鲜有趣,才勉强老实了几天,可时日一长便又原形毕露,明月先生不得已这才连夜致信让我将窖生带回,临行竟然连连告诉我‘此子凡人不可教、不可教、不可教’,实在是弄得我哭笑不得!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听完哈哈大笑。舒承宗和俞二都有些摸不着头脑,笑罢多时,青藤先生问道:“这么说来,这孩子刚才所说什么‘金榜题名、报效朝廷、造福百姓’云云确是在口是心非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叹道:“先生所言极是,因此舒某刚刚才有些失态,请先生见谅。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不置可否,笑眯眯地径直来到舒窖生面前,仔细打量了一番,只见眼前这少年实在称不上俊美,额头甚大,面色黝黑,一双眼睛形如新月,身材却极匀称挺拔。

    窖生见青藤先生对着自己微笑,也便笑嘻嘻地看着青藤先生予以回应。

    青藤先生笑意盈盈地问道:“能否告诉老夫,你在白鹿洞书院头几日听先生都讲了些什么?”

    窖生想都不想就答道:“刚开始觉得新鲜,时日长了无非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陈词滥调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在一旁气得直摇头,若不是碍于青藤先生和俞二先生在场,恐怕早已动手了!

    青藤先生点点头,不再追问。转头对舒承宗说道:“我明白令郎的心思了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赶紧问道:“恳请青藤先生赐教。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答道:“‘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’是寻常读书人的志向和抱负。但令郎不在其列。此子志向非儒非僧非道亦非世俗,或许他自己如今亦不知自己想要什么,却深知自己不想要什么,但老夫却似乎已经知其大概了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急切地道:“愿闻其详!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叹道:“循规蹈矩、齐家治国、功成名就实非窖生所愿;或许他内心深处所期待的便是闹要闹的通透畅快,静则静的安逸洒脱,最终他寻求的就是大自在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听完后不禁紧锁眉头,但窖生听了之后若有所思了一会双眼为之一亮,窜到青藤先生面前跪倒在地说道:“先生,请收下学生。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低头瞥了一样跪在地上的少年,傲然道:“你父亲告诉过你没有?老夫授业有三不教。”

    窖生抬起头朗声说道:“父亲没和弟子说过,却也不必说。因为先生不想教必为弟子不愿学,弟子想学者必是先生乐于教。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点头道:“舒大人,您这位公子实在是不同凡响,这么快就把老夫的招数用到老夫身上了。”说罢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舒承宗此前从未见过儿子对哪一位先生竟然恭顺如此,心中不免踏实了许多。

    青藤先生指了指俞二先生对窖生说道:“那从今天开始,我和这位俞二先生就是你的师父,但记住,文武功业可不成,但做人一定要有德行!不然为师必重罚与你!”

    顿了一下说道:“这位俞二先生在少林辈份很高,现在少林的达摩堂首座是他的师侄,所以将来你遇到一群几十岁的少林僧人追着喊你师叔的话不必惊讶。”

    窖生道:“那倒有趣的很,不过我可不当和尚。”

    俞二先生哼了一声说道:“当和尚也要讲究缘法,像你这般见了漂亮女娃就脱裤子掏老二的混小子,少林寺是绝不会收的。”

    转头问舒承宗道:“舒大人,窖生从小修习过哪些功夫?尤其是内家功夫?”

    舒承宗微一犹豫,继而对俞二先生恭敬地答道:“承宗碍于长辈之托,原本有些事从未提起,但今日承宗不敢对两位先生稍有隐瞒。窖生自六岁那年,我师祖韩懋韩真人到过我家里,竟格外喜欢这个孩子,因我师祖出身峨眉派,所以教了他一些峨眉内家功夫的吐纳养气之法,至于拳脚方面则一直由舒贵教他一些粗浅功夫,别无其他。”

    俞二微微一怔:“你刚才所说的韩懋,莫非是正德年间,武宗皇帝亲封为‘抱一守正真人’,武林中尊称为‘飞霞子’的韩真人?”

    舒承宗抱拳道:“俞二先生博闻广记,兄弟方才所言正是这位韩真人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青藤先生颇感诧异:“我大明立国已经两百年,受皇帝御赐真人封号的仅有两位,一位是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张真人,另一位便是这位‘飞霞子’韩真人,张三丰张真人身为一代武学宗师,亲创武当派自不必说。而据说这位韩真人不仅武功卓绝,在医学上的造诣已臻化境,堪称华佗在世,行医济世,更著有《韩氏医通》等医经传世,实乃功德无量!不想承宗贤弟竟与韩真人有此渊源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点了点头说道:“两位先生或许有所不知,韩真人便是泸州人,我师祖施敬章与韩真人相交已久,因我师父施源自小体弱,因此得以被韩真人收为入室弟子,调养身体的同时更跟随韩真人精研医术,所以我和犬子才和韩真人有此渊源。”

    俞二先生点头道:“这就难怪了,原来这小子修习的是峨眉正宗心法,是以那晚窖生口吐荔核的功力来看,却似乎竟有十年以上的功夫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解释道:“这孩子颇有些悟性,且过目不忘,很多时候一点即破,所以进展竟似乎超出常人一倍。”

    俞二欣喜的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!看来这小子是个习武的苗子。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对舒承宗言道:“舒大人觉得把公子交于我和俞二两个老朽之手能否放心?”

    舒承宗一躬到地:“两位先生皆当世高人,此番不远千里专程为犬子远道而来,苦心孤诣舒某铭记心中!”

    说罢让窖生正式行过拜师礼。

    礼毕,舒承宗对青藤先生和俞二先生道:“两位先生生活方面不必挂心,饮食起居我会差专人打理,束脩每月也会按时奉上,两位先生看还有何吩咐,舒某一并照办。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和俞二先生相视一笑,道:“别无他,只一样,舒大人对贵府上舒聚源的佳酿不可吝啬,若哪一日断了流,我两个老酒徒可要六神无主喽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呵呵一笑:“两位先生大可放心,舒某得知两位先生是酒中君子后,除了为两位备好了十年以上的陈酿美酒,特别是我师父施源精通酿酒技艺之外更深通医理,到最后竟将两者融会贯通,独创了几种药酒的酿造之法,例如‘长松酒’、‘槐花酒’、‘菊花酒’等。最近他老人家更潜心研究,独创了一种养生酒,待到盛夏酷暑难耐之际,便可请两位先生品评。”

    青藤、俞二两位一听,立时便觉得心痒难耐,所以务必要舒承宗先透漏详情究竟是何种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