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章 郁离子 3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在是足慰平生!痛快痛快!老哥今日就用你舒聚源的泸州大曲敬你!敬你生了个好儿子!”

    舒承宗被俞二的豪气所感染,朗声道:“俞二哥敬我的酒,我不敢不从!”说罢他两手托起酒坛也一口气喝了小半坛。然后舒承宗来到青藤身前,将酒坛双手递给青藤说道:“这坛酒藤兄是不可不喝的。”

    青藤接过酒坛,笑道:“喝是要喝的,只是酒量可比不上你们两位老弟喽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转身对俞二说道:“俞二哥,刚才窖生虽然小胜,却不免有取巧之嫌。”

    俞二正色道:“舒老弟此言差矣!刚才窖生虽然在最后时刻出奇制胜,但是老哥在这套少林龙爪手上下了三十年功夫,刚刚我已经使出十成功力,竟然拿不住他,实在是败得其所!窖生,过来。”

    窖生听到师父召唤自己才走上前,他来到俞二身前双膝跪地,规规矩矩地应道:“二师父,徒儿在。”

    俞二憨笑道:“窖生,刚才二师父答应你,赢了我就送你一件东西,二师父说话算话,你等等。”说罢他转身进屋,一会儿出来的时候,手上多了一个青布包袱,正是俞二初到江阳时背上背的那个包袱,看形状里面是包了一件兵刃。

    俞二把青布包袱轻轻放在桌上,舒承宗、窖生及何大奎都围拢过来,只见俞二小心的一层一层打开后,一把形状怪异,刀背上生满犬齿的重刀呈现在众人眼前,最为奇怪的是刀刃上竟然隐隐透出一股黑气,俞二用手指轻轻地在刀刃上拂拭了几下,刀刃上那隐隐黑气竟然立时泛起猩红之光,想来是屠戮生灵过多、饱饮人血之故。

    俞二低声道:“这把刀跟了我二十一年,我用它砍了二百一十七个倭寇的头颅,其中有十三个倭寇的大首领。”

    窖生听罢吐了吐舌头,轻声问道:“二师父,这是什么刀?”

    俞二痴痴的望着眼前这把刀回答道:“犬神,不过我更喜欢叫它斩犬。”

    窖生、何大奎两人不知所以,倒还不觉得如何,一旁的舒承宗一听却大惊失色道:“俞二哥,你说什么?这难道是传说中的上古三大邪刀‘龙牙、虎翼、犬神’中的犬神?”

    俞二对青藤笑道:“看吧,什么都瞒不过你们这些读书人。”转头

    对舒承宗点头道,“正是此刀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用手轻轻摸了摸刀身,喃喃自语道:“想不到世间真有此刀。”

    窖生好奇心起,忙问爹:“爹,你知道这把刀的来历?快说与我们听听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皱了皱眉,答道:“我也是在古籍中见过零星记载,江湖传说中也听到一些。传说上古时期有三大邪刀‘龙牙、虎翼、犬神’。这三把刀据说在锻造之时就使用了许多毒物,并施加了诸多诅咒,三把刀被供奉于夏朝世室,在汤王攻夏时被汤王手持轩辕剑击碎,自此三把刀碎片被封印于地下几千年之久。北宋年间,著名铁匠韩蕲发现并解除了封印,经他重新冶炼后铸造了‘降龙、伏虎、斩犬’,被大宋皇帝御批存放于开封府,时任开封府尹的包拯便成为第一任持刀人。

    后来随包拯亡故,铡刀‘斩犬’也被人盗走,据说是被以千人精血重铸为犬神刀。然而从此便没了下落。不想今日竟在俞二哥这里重现人间,实在是匪夷所思!”

    俞二点头道:“舒老弟所言不错,只是不知后来的事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道:“还请俞二哥详细讲讲,我等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俞二肃然道:“这是我在少林时听方丈师兄讲述,包拯过世后,原来聚在开封府的一干江湖侠客也被奸臣所害,各自离散。当时江湖第一大匪帮‘天刀门’趁乱将‘斩犬’盗走,天刀门大掌柜‘乾坤刀’刘一远竟不惜耗费千人精血,最终重铸‘犬神’,就是现在各位眼前所见的这把刀。或许正是这千人精血怨气太重,使原来‘斩犬’上凝结的天罡正气又变成邪恶煞气,先是刘一远身败名裂,死于非命,其后的三个主人也都先后因此刀殒命,最后一任主人是‘逍遥子’丁望,论武功和江湖地位皆非之前几人所能比,他却也难逃厄运,丁望在拼死将追敌消灭之后,他撑着最后一口气来到少林,将此刀的前世今生都详细说与当时的少林方丈慧缘法师,并请求少林寺将此刀永久封印于寺内,以防再为祸人间,之后不久便一命呜呼。

    “慧缘法师思虑再三,决定将此刀封印于少林大雄宝殿之中,希望以佛法化解煞气,而这封印一封便是四百余年。直至二十一年前,我执意要追随义兄俞大猷下山抗倭,方丈广渡师兄在听闻倭寇所用倭刀远胜于我大明军士的武器时,遂决定解除‘斩犬’封印,并亲手将这把刀交给我,让它和我一起下山抗倭。所幸我还算未辜负广渡师兄嘱托,‘斩犬随我立下赫赫战功。想当年东南之倭寇流传一句话‘望戚走如狗,见俞

    狗难走’,意思就是说:倭寇远远地望见戚家军要就赶紧像狗一样奔逃才能活命,但是如果遇到了俞家军,即便是像狗一样的奔逃也难逃一死,并不是说俞家军比戚家军厉害,而是倭寇都知道,但凡遇到俞家军,最怕的就是遇到这把‘斩犬’,倭刀的克星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听俞二说完后,不禁感慨万千:“原来这把刀竟然有这般曲折的前世今生,实在是玄妙。”

    窖生也听得入神,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摸了摸“斩犬”,又把手缩了回去,他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二师父,您真的把这把刀送我?”

    俞二看着窖生的样子,不禁又气又乐:“我说你小子今天是怎么了?平时你老和我抬杠,仗着念过书、中过秀才,老欺我口拙,今天怎么反而婆婆妈妈的?”

    窖生臊眉耷眼地笑道:“二师父,这不是拿人家的手短,没底气呗。”

    俞二故意说道:“哦,原来如此,那刀我就不给了,免得你为难。”说罢他作势要去收刀。

    窖生一见,急得整个人往桌子上一趴,将“斩犬”压在身下,急赤白脸地喊道:“我说二师父啊,您老人家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将军和抗倭英雄,可不能说过的话不算数,拉出的屎还往回抽。那可有损您纵横江湖几十年的威名。”

    窖生这一闹,青藤、俞二以及舒承宗、何大奎都被逗得哈哈大笑,俞二看准窖生的屁股“啪”一巴掌狠狠地扇了下去,窖生“哎呦”一声跳了起来,俞二把“斩犬”重新包好,双手将刀托在胸前,窖生一见顾不得玩闹,他赶紧跪下,举起双手准备将“斩犬”接过。

    俞二正色道:“窖生,今日为师就将‘斩犬’正式传与你,希望你能不负众望,将来能够用它奋勇杀敌,痛斩倭寇!”

    窖生大声道:“弟子谨遵师命!”俞二点了点头,他郑重将“斩犬”交到窖生手中的那一刻,眼中竟然泛起一片波澜,随后俞二用双手把窖生扶起,忽然又想起了什么,对窖生说道:“对了,今天离别在即,俞二是我离开少林寺后自取的名号,我自幼在少林出家,俗家姓名早已无从知晓,在少林的法号唤作‘广悟’,少林上下五代以‘周洪普广宗,道庆玄同祖’为序,为师是广字辈最为年幼的弟子,今后你如见到少林‘宗’字辈僧人你须知道论辈分属你同辈,至于‘道、庆’等就是徒子徒孙的辈分了。你小子可切勿骄躁,勤练武艺,不然哪天被‘道、庆’字辈的少林僧人教训了,那可把你师父的老脸丢光了,你可别说是我徒弟,我丢不起那人。”

    窖生此刻全部心思都放在了“斩犬”上,随口应道:“嗯,二师父您放心吧,打输了我保证不说。”

    青藤看在眼里,对俞二调侃道:“看吧,现在你那个宝贝徒弟眼里只有那把刀了,两个老头子的话也就没人听喽。”

    窖生一听,连忙放下手里的“斩犬”,快走两步蹲在青藤跟前,厚着脸皮耍赖道:“大师父,看您说的,徒弟哪能不听您的话呀?”

    青藤看着窖生问道:“为师问你,这一路数千里之遥,你准备怎么带着这把刀去啊?”

    窖生一听,不禁一怔,转头去看俞二:“对呀,二师父,您这‘斩犬’我怎么拿呀?也不能老用布包着啊!”

    俞二哼了一声道:“那我可没辙,当年我师兄给我的时候可是连布都没包。”

    这下窖生犯了难,正不知如何是好时,青藤拍了拍窖生的脊背,说道:“为师今日送你一句话,帮人即是帮己,但求人却不如求己。”

    窖生听了,眨了眨眼睛,知道大师父这话颇有深意,但具体是何意一时间却也琢磨不透。

    青藤先生看着窖生,微笑着吩咐道:“去到书房把我新做的那把秦筝拿出来。”

    窖生答应一声,进了书房取出一把秦筝放在了青藤面前,众人一看,这把秦筝是金丝楠木所做,虽然是新制,但是做工精巧、细致,琴身上刻的凤凰更是逼真传神,实在是古意盎然的一把好筝。

    青藤先生手指轻拂筝弦,那把秦筝便发出清亮、圆润、悠扬的乐声,舒承宗脱口赞道:“真是一把好筝!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看了看窖生问道:“你可还记得这把秦筝?”

    窖生点头道:“记得,是去年早春去峨眉山采春茶时,在陡峭的山崖之上发现了这根上好的金丝楠木,师父您说要做一把筝,大老远的非让我扛下山用车推回来的,可把我累坏了!”

    青藤扭头看了看舒承宗,问道:“舒老弟刚才说这把筝好?”

    舒承宗点头答道:“确是一把好筝。”

    青藤盯住舒承宗的双眼,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此筝不仅好,还内有乾坤。”

    舒承宗一怔,忽然想到了什么,欣喜道:“多谢藤兄!”他说完一把抱起秦筝,转头对窖生说道,“拿上你的刀,随我进屋。”

    说罢快步进了茅草屋,窖生忽然也想到了什么,看了青藤先生一眼,随后也紧跟着爹进了茅草屋。

    青藤招呼俞二、何大奎一同品茶,一泡尚未喝完,舒承宗便和窑生一起走了出来。舒承宗重新将那把筝放在了青藤面前,低声道:“藤兄,东西都已经放进去了,手艺精巧,做工精湛,严丝合缝。”青藤点了点头:
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

    原来青藤费尽心思用金丝楠木打造的这把秦筝,从侧面打开后,里面的空间和斩犬的形状一模一样,竟是为这把“斩犬”量身打造的一把刀鞘,将刀置于秦筝之中后,便只有一个刀柄露在秦筝之外,不知情者还以为是秦筝的手柄,心思机巧实在让人赞叹不已。而舒承宗索性将秘本《纪效新书》也放入了秦筝之中,可谓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舒承宗双目一红,哽咽着对青藤和俞二说道:“两位兄长对犬子窖生一番苦心孤诣,实在让兄弟无以为报,请受舒某一拜!”他说罢双膝跪地,给青藤和俞二两位先生行了大礼。

    窖生一见也赶紧在爹爹身后跪倒磕头,青藤赶紧起身,双手将舒承宗搀扶起来,俞二也上前将窖生拉起。

    青藤先生拉着舒承宗的手重新坐到竹椅之上,对舒承宗说道:“舒老弟你这是干什么!你我兄弟也相交多年,怎还如此见外?这些繁文缛节,不要也罢。你再如此,就是不把我们当哥哥了!”

    舒承宗心绪未定,却也连连点头道:“藤兄的话,舒某听命就是。”

    青藤先生不再答话,只是凝视了眼前的这把筝片刻,转头对窖生说道:“窖生,你启程在即,师父为你弹奏一曲,权当为你饯行如何?”

    窖生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青藤微一思忖,便弹奏了起来,舒承宗仔细听来青藤所弹奏的是一首《阳关三叠》,但是奇怪的是,原本一首充满离别伤怀之意的曲子,青藤先生弹奏时却时而发出金铁交鸣之音,仿佛身陷百万雄师、金戈铁马之中。

    青藤一曲弹完自己也不禁觉得惊奇,自嘲道:“一首折柳相赠的《阳关三叠》,却让为师生生弹成了‘十面埋伏’,也罢!窖生既然要远赴沙场,为师就再为你弹一曲《十面埋伏》,愿你“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”

    乐音枭枭,一曲铿锵,浊泪两行……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