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03章 上帝视角的无间道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沈安然这一句“哥哥”,让徐闻下午还特别坚定的信念,突然产生了动摇。

    他本来想回一句什么,调侃一下自己的老婆,可想了半天,最终也没有回复。

    对面,沈安然似乎是害羞,也没有再发语音。

    过了大概十分钟,微信提示音才再次响起。

    【沈安然:晚安[害羞]】

    徐闻的嘴角不自觉地翘起来,但仍然没有回复,心里说了一句:晚安。

    放下手机,他的笑容慢慢散去,心中是平静地思考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他已经无比确定,沈安然已经全心全意爱上了他。

    其实这话显得有点狼心狗肺,人家妹子昨天晚上都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你了,由着你轻轻吻重重啃,一晚上不知道几次巅峰,这还不能证明她百分之百爱上你吗?

    还真不是!

    人总是感性的动物,或许只有七分爱意,但在氛围的渲染、情绪的挑拨、生理的冲动下,便足以达到某种深度的结合。

    这个分寸,随着人对感情的态度不同而不同,有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跟陌生人约,那说明他开启性关系所需的爱意,是零分。

    大多数人三到五分就可以了,七分已经是一个极其高的道德标准,只有对爱情非常审慎、非常忠诚的人,才可以做到。

    所以,发生这种关系,并不能代表百分之百的深爱。

    反倒是现在,两人在鱼水之欢后一天未见,沈安然上午签代言下午赶往片场,晚上没准还加班拍了几场戏。

    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,她仍然没忘记徐闻开玩笑般的一个要求,放弃了自己独立、要强、傲娇的人设,撒着她不擅长的小娇,鼓足了勇气,喊了他一声“哥哥”。

    肉体上的释放不足以代表爱,这种控制不住的想念和牵挂,才是爱的表现。

    徐闻真切地感受到了,作为男人,他心生欢喜,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女生把对未来的期许,全部交到他手中的沉重。

    在这句“哥哥”之前,他面对韩立州口吐莲花的劝说,仍然能死死守住立场,绝不对那遍地奢华的娱乐圈多看一眼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他动摇了。

    如果沈安然已经对他义无反顾,那他又凭什么守着自己的原则,将这一份本可以势均力敌、坦然公开、接受祝福的关系,生生推到了一种天差地别的悬殊里呢?

    他犹豫了,对自己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信仰,头一次产生了剧烈的动摇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整个晚上的辗转反侧后,徐闻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班,然后很快度过了极度忙碌的一周。

    到周三下午,上期杂志的销量也基本上统计出来了。

    虽然离下一期杂志发售还有四天,但作为快餐文化,《娱乐周刊》的销量最主要体现在周一,周二和周三便开始明显下滑。

    过了这三天,杂志的销量虽然还有,但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
    所以,杂志社统计销量,基本上都是以周一到周三这三天的数据为准。

    28万册,这个数据不多也不少,比起“四小花旦”的50万册最高记录,以及《红楼梦》封面等成功几期的30多万,肯定是要差一些,但也已经在平均水平之上。

    考虑到这是老白光荣上任后的第一战,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可以了,董事会也比较满意,让一向淡定稳妥的浪里小白龙同志也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作为老白的亲信,徐闻当然也为他顶住了压力和考验而高兴,私底下碰见真心恭喜他。

    但这种喜悦是不能共通的,老白是成功过关了,但属于徐闻的考验还没结束,写稿审稿改稿,该挠头皮还是得挠头皮!

    这一周,组员们的反抗情绪稍有缓解,但仍有那么一股不服的劲儿在那儿顶着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周,这股劲儿才终于明显见缓,就好像癫痫发作终于进入了尾声似的。

    对于组员们无声的抗议,徐闻自始至终选择装瞎:活都干不完,哪有心情跟他们玩无间道。

    其实徐闻非常理解他们这种心态,换位思考,如果自己是他们,眼睁睁看着一个毛头小子爬到自己头上来,他也绝对会不服气。

    可是他又知道,他们除了鼻孔冲天表达一下不服,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,甚至连消极怠工都不行。

    因为这样只会葬送自己的前程。

    作为记者,他们每周交出的稿子都写着他们的名字,质量好坏完全在他们自己。如果交出一篇差劲的稿子,就算徐闻作为组长要负责,那么记者本身也难辞其咎。

    这一招,完全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,傻子都知道没必要。

    要知道,《娱乐周刊》的工资和年终奖要比集团其他部门要高一大截,如果真的因为工作能力引起领导不满,被调到别的部门,那就不是升职不升职的事了,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扔!

    大家都不傻,谁会跟钱过不去。

    所以,为了票子,他们不服也只能憋着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版块组长,徐闻还能要求什么?拿他刚来杂志社时老白的名言:只要工作不拉胯,骑在我脖子上拉屎都行。

    正式抱着这种心态,他面对组员们阴阳怪气的发言,完全做到了一笑而过、从容面对。

    这个态度,让几个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的老记者懵了,蹦跶了半个多月,突然觉得好没意思,于是就此认命。

    除了副组长李锦明。

    在徐闻突然上位之前,李锦明是最有希望当组长的,虽然他能力一般,但架不住资历老。

    之前被邓麟截了胡,可谁知一场巨变,郑薇把组长邓麟拐跑了,新闻组组长的职位再次出缺。

    这一下,所有人都觉得,总该轮到他了吧?

    徐闻的突然冒头,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。

    吃瓜群众自然会慢慢消化这件事,同组的其他组员再怎么不忿,却也明白组长之位再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头上,于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,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淡化。

    唯独李锦明,愤怒的情绪随着徐闻的位子越坐越稳,不但没有淡化,反而越来越浓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这位老哥就搞事了,还是自作聪明,在徐闻眼皮子底下搞的。

    事情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10月下旬,中南部地区也正式进入了冬季,气温变得很冷。

  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