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五十五章 不如归去,收获颇丰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载重可达七八十石。

    船舱上面还装有可拆装的拱型舱顶,拱顶是用木板或竹篾编织而成,再用桐油刷好,以防雨水。拱顶两侧还装有窗子。船头放有铁锚,并用铁链和船体相连,靠岸时固定船用。船尾处装有船舵,船老板(船老大)靠船舵来调整和掌握船的前进方向。船尾上还装有安橹用的木楔!”

    朱常浩听完老道这样说,心里觉得,这木帆船和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影视片里面看到的差不多。

    不过,为了树立自己博闻强识,求知欲好的形象,朱常浩说道,“那当地人行船有啥讲究呢?”

    “王爷,当地人行船,船多在襄樊、南阳装上货物逆流而上,运到沿河各码头交商家销售;再装上当地的土特产,顺流而下,运往下游各地销售。

    逆流而上的叫“上水船”,在船的前中部竖立一根标直的杉木杆——桅杆,在桅杆上升起白布风帆,俗称“帐子”。

    帆是用白布缝成长方形,用十来根横撑着,竹杆的两端固定在帆的两边,靠绳索和滑轮升挂在桅秆上。船老板用连在船帆竹杆一端的绳索来调整船帆受风吹的方向,并把握着船舵,借助风力使船前行。为加快船速,船工还会用竹篙撑船前行,风力实在不足时,还会用人拉纤。

    行船时船老板随时观察着水流、水势,判断出哪是浅滩,哪是行船的水槽。顺流而下的叫“下水船”,把船帆降下收起,放下桅杆,附在船帮处,船老板只需掌着船舵,基本上是靠水流前进的。船老板携家带口,吃住在船上,为水上运输而忙碌。”

    一个时辰差不多的样子,粮袋已经码在船板上了,固定好后,。

    吃饱喝足的船帮的老大一口吆喝,“开船了~”。

    前后各十条沙船,悬挂这伏波水师,恩,应该是伏波船队,至少目前也是伏波船队,还有,大明瑞王爷的福王旗号在沙船上悬挂,收锚远行

    寒风烈烈,劲风吹起,朱常浩也和自己的女眷在船头上,顺水而下。

    就这一天就走了三百里路了,慢慢地到傍晚的时候,他们就到襄阳了。

    朱常浩回想起自己五天之前,刚从襄阳回来,现在就地重游了。

    那就在襄阳重游吧,晚上,安排好粮船之后,就到襄阳府去看看。襄阳府的夜市,看起来有点暗,除了一些杂耍,就是小吃之类的。

    可是,路旁的好多人,看起来有些是那样地没有精神,而刚才看那些船工的生活情况,朱常浩也有些难受,他们大冬天的食物,就是一些烂菜叶,再加上一些秋天的咸鱼干,凑合着一点吃。这还算富足的船工,可是那些子女多的船工之家,就是一锅水煮菜。

    那青绿色的菜汤,朱常浩明白,这船工的生活也不好做了。

    因此,他决定,既然船工的生活做不好,那就明天把这些船工给带到汉中去,以后组建王府船队,这些人就是现成啊,最重要的是,朱常浩这样做,也给船工们给了一条活路啊。

    晚上在夜市上,天气冷,夜市也没有什么活力,朱常浩转了一圈,基本上.将夜市上能吃的小吃都卖完了。

    回到了巡检司的码头,朱常浩给朱依依讲了个在腊月三十的晚上,卖火折子的小女孩冻死在恶霸厨房下面的故事。

    朱依依听了,就想起了自己在旱灾年月里,逃荒的情景。

    朱依依很伤感的睡着了,朱常浩让见旁边的布木布泰竟然也流下了眼泪,朱常浩暗自心叹,“唉,再聪明的姑娘,也只是十五岁啊,这花季般的年龄,对事物充满了伤秋悲月啊!”

    布木布泰和朱依依睡着了,翻身下床的朱常浩来到了刘紫莲身边,说起了夫妻之间悄悄话。

    第二天,朱常浩早起,开始在襄阳市的五街十二道,沿河码头,贴出了告示,“大明汉中瑞王招纳船工,可带女眷妻子,全家入汉中,月银三两,全家包吃包住,船只归自己,时间仅限一天。有意者,至襄阳巡检司码头,登记在册,隔日就走。”

    这贴示一出来,整个苦哈哈的船工,沸腾了。

    一天吃糠咽菜的船工们喜极而泣,现在整个水面上没商船,他们没活干。

    但瑞王爷开出月银三两,还包吃包住,多好的条件啊。

    襄阳作为这两江交汇口,别的不多,就这船帮多,可惜,生活艰难,船帮也没有约束力了。

    这不就这一天,朱常浩在黄昏时分,就有六百户。看着晚上集结在巡检司码头上船工和船只,朱常浩裂开嘴笑了。

    朱常浩也没有说别的,直接让刘正到市面上采购了大量的食物,分发给船工。而且,将刘正叫来,这个晚上要商量一些大事,只不过,朱常浩心里也是得意地笑啊,这次洛阳之行收获颇丰啊!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