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62章 恩宠 自荐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开始时,麻慧儿以为圣上好兴致,关心她家里,可是居然提到了六叔家的大郎婚事,她觉得皇上好像要从她这里打听敏堂妹之事,可是敏堂妹家的事,她什么也不知道啊!

    果然,元泰帝后一句问,“听说老太师因为喜欢麻二娘,所以才把长孙女嫁给了麻二娘的大哥,这事你知道吗?”

    麻慧儿回道:“我们在云水时,老太师住在北郡王妃的娘家,也就是我六叔家里,大概是了解我六叔家的为人,老太师才愿意嫁孙女吧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元泰帝笑笑,好像没话要说了一样。

    麻慧儿却感觉到了,这时自己要主动说一些话,想了想道:“不仅老太师与六叔家人接触过,要与之结亲,就连北郡王当年,也是先接触过我六叔家,才愿意娶敏堂妹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夏子安自己找的媳妇?”

    “……是,圣上……”

    元泰帝的手臂揽着妃子,手指轻轻的触击着妃子的肩臂,像是在思考什么,亦或是闭眼假寐。

    麻慧儿觉得圣上有事,而且是关于北郡王府的事,可她却什么也不知道,对于不知道的事,她不敢乱说话。

    她埋头睡觉,身边的男人不比寻常人,她不敢叫,偎在他怀里,半坐着就睡着了。

    元泰帝从沉思中醒过神来时,发现怀中的妃子已经睡着了,哂然一笑,朕还想让你透些话呢,你到好,竟睡着了。

    元泰帝轻轻拿开手臂,把妃子放到了被窝里,叹口气,跟着埋到了被窝里,眯上眼,睡着了。

    第二日,皇帝离开了,麻慧儿写了一封家书给麻三夫人,但是信中只字未提关于北郡王府之事,她的信到元泰帝书案上时,弄得元泰帝失笑,暗暗摇摇头,听不懂意思,到底是好事呢,还是……

    内侍还站在龙案前等书信。

    “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是,圣上。”内侍拿回信件,按宫里正常的走信,把信件递到了麻家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麻三夫人接到女儿的话,上面提到的都是皇上如何对她好,她的日子如何好,小公主如何淘气可爱,如何得皇上的喜爱。

    高兴欣喜之余,麻三夫人明白女儿的意思了,娘知道你是得益于北郡王府,可是敏儿对于自己的举手之劳,根本不放在心中,你要娘如何还人情呢?

    再说这样的人情也还不了,那你就在宫中好好的,说不定那一天就有回报之时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算算日子,还有半个月不到,就要回北方了,不管是麻家,还是北郡王府,其实都收拾齐整了,西草沟三万兵力也被章年美安排了,一切都呈蓄势待发状态。

    可是整场事件的核心人物——夏臻,整天不是下棋就是逗儿子,不急不慌。

    麻敏儿面上不紧不余,内心其实并不平静,风夫子的话一直回旋在脑中,夏臻是夫君,不管夫君做什么,她都会无条件支持。

    可是想到封建君权,她又觉得头疼,要是夏臻这样抗下去,在皇帝心中留下刺,以后的日子怕也不好过吧。

    到底怎么样才能打消皇帝猜忌兵权独缆的夏家呢?

    想来想去,她觉得无解,因为皇权与兵权不在同一个人手中,无论怎么样想对策,或是缓和,都是图劳,除非兵权在皇帝手。

    可是兵权全在皇帝手中,谁还会去卖命的打退敌人。

    无解啊,无聊啊!

    京兆府魏大人已经办理了偷房契案,这案子办得他内心邪火甚大,气呼呼的一拳捶在桌子上,“居然让轻判轻放,还有没有王法?”

    站在边上的幕僚摇头,“大爷,霍山王府外戚司马家送了个嫡长孙女给圣上,进去就封二等淑仪,恩宠甚胜,我们……”

    魏大人长叹气,“这些老宗族……唉,谁让人家姓刘呢?”他挥了挥手,“下衙了!”

    仆从、幕僚纷纷收拾,等上了马车之后,他突然说道:“去老师家。”

    “魏大人——要不要把那个八品小吏带着?”

    “带他?”

    幕僚点头:“是,大人,风指挥使在我面前提到过,老大人想见见这起案子的申诉人,他想了解一下京城这种歪风邪气多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让人去小巷子把他带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,大人!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风江逸一直在家里等夏子安进宫的消息,结果两三天了,一点动静都没有,晚饭时间到了,一天又过去了,

    长长叹口气,“再给我请几天假。”

    “父亲,你老是请假也不是办法啊。”

    “不请假,皇上就要对夏子安下手,这可不是我想看到的。”风江逸叹气,“真是既想马儿跑,又想马儿不吃草,这世上那有这么美的事。”

    这些复杂的权谋之斗,风之平搞不清楚,听着就头疼,也不知如何安慰他父亲。

    书房门口,仆人道:“老大人,魏大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进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老大人。”

    魏大人带着八品小吏景文轩进了书房,拱手,“老大人——”

    “道俊,坐。”

    “谢老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这位是——”

    “他就是御史台八品校书郎景文轩。”

    景文轩没有想到,自己竟有机会见到老太师风老大人,激动的连忙作揖行礼,“小人拜见风老大人!”

    风江逸不动声色的看向对面行礼的年轻人,能用上古之法行礼的年轻人不多了,不错,“老夫很少听过景姓?”

    景文轩道:“小人的姓氏是不多见。”

    “看你行古法之礼,你……”

    “小人出生平民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如何学得古法之礼?”风江逸问。

    景文轩回道:“小人幸运,小村里曾有大儒住过,小人有幸成为他的学生,习得一二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你口中的大儒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家师已经过世,过世之前,曾让小人发过誓言,绝不透露他的姓与名讳。”

    风太师笑笑,不再问他,转头问魏大人关于偷房契案之事,魏大人气愤填膺说了一遍案子,“老太师,你说,让我们这些外人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是啊,还真是头疼。”风江逸道,“要是他们不回北方就好了,这样,我还能找他们帮衬一二,现在……”

    “老师,这种事还能找他们帮衬?”魏大人惊讶。

    “出出主意总是好的。”风江逸叹道。

    “哦。”魏大人没想到,老师竟对着一个外人说出了这样的话,他不敢接话多言。

    景文轩却插嘴了:“宗室肆无忌惮,绝不止大人你们犯愁,圣上更犯愁。”

    魏道俊没料到这个小吏敢插嘴,刚想阻止,被老师的眼神制止了。

    “哦,听小景大人的口气,仿佛有什么办法?”

    景文轩道:“御史台形同虚设,如果把御史台的职责行使起来,让他们在圣上面前进言,行使督促、督查之职能,什么事都能摆到明面上,什么事都能公开商议商论,这样能解决很多事情!”

    “那怎么样才能不形同虚设?”

    景文轩不急不慌的回道:“从翰林院调派有抱负、有胆识的直正文人,让他们担任御史大夫、或中丞等职位,向皇上进言,我相信想治国的文人一定敢谏,对于敢谏之人,就可以到三省(尚书省、门下省、中书省,等同宰相,臣相)任职,如果在担任御史大夫或是中丞等官职时,没有谏过重大影响事件的官员,就不得提拔到三省,我相信,肯定有很多人会不吝上谏。”

    “能透彻的分析出御史台的利害蔽端,证明你思考这个问题由来已久?”

    景文轩行礼道:“不是在下思考已久,而是我的大儒夫子思考很久,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而以。”

    魏大人皱眉道:“老大人,这样,御史台岂不是成为了官员升职的捷径?”

    “算不得捷径,能在翰林的任职的人,也是才华与智慧兼并之人,御史台虽不能实职具体历练,可如果真正行使职能,也是历练,升到三省,未偿不可。”

    “老大人……”

    风江逸扬手。魏大人不说话了。

    “那么,你觉得调谁合适呢?”

    “有三人比较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那三人?”

    “翰林院学士周大人、翰林院侍讲罗大人、御史台八品小吏景文轩。”

    举贤不避自己,敢于自荐,还真是后生可畏,风江逸捋须考虑事情的可行性,越想越觉得这时让御史台发挥作用,真是恰到好处。

    眯眼,眉角上扬,“果然不亏是麻二娘帮过的人,好,我明天就去找圣上处理御史台之事。”

    景文轩双膝跪在,长揖而叩:“老太师果然是国之肱股,做事雷烈风行,小人钦佩。”

    “事情还没到皇上那边,一切作不得数,你先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这世上,只要有人想做事,那么便没有行不成的事。”景文轩抬头,端肃说道。

    “好,说得好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“好……太……太好了……”刘载呈虚弱的从床上爬起,“祖……祖父,你终于同意啦!”一句话没说完,上气接不住下气。

    “臭……臭小子,你……”老梁王看着三天没有吃饭的孙子,真是又气又心疼。

    “祖……父……,那媒人呢?”

    老梁王妃从外面进来,“呈儿,莫急,祖母给你找了最好的媒人,咱们明天就去提亲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祖母!”祖父终于同意了,刘载呈松了气,瘫倒在床上。

    “呈儿……呈儿……”众人惊呼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